分不了类的就叫发展迟缓?

前期文章

2017年6月

有家长説,「发展迟缓」是SEN範畴中最教人迷惘的。像是被人用摒除法减剩下来的问题,连医生也无以名之,徵状、治疗、发展轨迹和成年後的生活适应等资讯,全都比别的病症少。我们应该怎样了解那四个字的诊断?

专家这样说⋯

香港中文大学儿科学系教授韩锦伦医生説,儿科医生主要看两件事:生长和发展。生长的意思是婴孩随年岁长大,高度、体重、头围等都会增加;发展则是持续过程,而且很神奇地彷彿早就定下先後次序,可以看成一个个里程碑。

譬如説,何时能控制颈部抬起小小头颅?何时坐起?何时走第一步?小婴儿能用小手拿东西吗?什麽时候可以把几个单字串连一起讲?四周大时望到妈妈的脸会笑吗?九个月至一岁时,看到陌生人懂得焦虑没有?何时发现与同伴一起玩,原来更好玩?

儿科医生很习惯侦出这些里程碑,包括大小肌肉的、言语的、社交的,一看到婴孩十个月大仍然未晓得坐,便响起警号。可是它们启动的先後程序受到遗传、环境、成长与学习等因素影响,人人都有一点差异。如果一个孩童的发展,与大部分孩童比起来明显落後,便是迟缓了。根据卫生署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,「發展迟缓」指学前儿童在多于一个發展范畴上,未能达到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。

对很多家长来説,自闭症就是自闭症、AD/HD就是AD/HD,这些标籤背後伴随大堆资讯,包括诊断、治疗、发展轨道等等。偏偏发展迟缓似乎无以名之 孩子的发展确实是慢了,但除此之外,参考资讯相对贫乏含糊。

韩锦伦医生説:「确实比较含糊。从好的方面看,这种不确定,也代表日後可能有较好的发展。事实上,大部分发展迟缓的个案都是轻微的。也有家长渴望知道发展迟缓的原因,但来来去去不外乎几种。」

当中有先天性的,如染色体病变或遗传疾病。有怀孕或生产时出岔子的,如妈妈在怀孕时饮酒过多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,或胎儿受特殊感染。至於婴儿出生後,也可能因为染病、中毒或脑部受损而导致发展迟缓。环境因素如缺乏社交或言语启发,也是肇因。

不过韩锦伦医生指出,即使把这些原因全部加起来,亦只占整体个案的少数,馀下来的大部分依然原因不明,而且即使成功弄个明白,发生了的也都无法逆转。

「我建议家长,与其花心力寻根究柢,不如及早展开训练,帮助小朋友好好发挥,在能力範围内做到最好。」韩锦伦医生说。

毕竟发展迟缓是个概括説法,之下可以细分为动作、言语、社交、智力等能力範畴,每个儿童有不同的训练重点。配对了相关专业,如言语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等,才能按步就班,为孩子提供最适切的帮助。

撰文:苏美智
插图:淡水

前期文章

联络我们

cy@hkcss.org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