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眼相看?另眼相看!

前期文章

2017年2月

「你們班的小文是怎樣的人?」
一條問題,勾起同學議論紛紛,但老師手上的一堆彩紙,卻把班上的冷漠氣氛逆轉了。

往下閱讀V

「冷眼相看,不如另眼相看」是平等機會委員會平等共融微電影創作比賽的冠軍作品。在影片開端,中一B班全體同學集合禮堂,聽從攝影師指示:誰的鈕扣要扣好、誰要站得更直、誰的頭要伸出來讓相機拍到。這天影班相,而班相講求整齊劃一、排拒踰越,所以班老師悄悄擔心起來。她擔心小文。

小文是怎樣的孩子呢?同學們說:「全班最頑皮」、「每次都連累我們遲放小息」、「獨食怪,不傳球」。班老師卻這樣觀察:別的同學對他視若無睹,裝作看不到,反而令他更刻意騷擾,上堂大叫,轉堂亂跑;連家長也投訴,不讓兒子坐他旁。

影片裡的小文在課堂上不是搗蛋,便是睡着,跟周遭氣氛格格不入。 影片裡的小文在課堂上不是搗蛋,便是睡着,跟周遭氣氛格格不入。

雖說是戲劇,但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從小主角身上,看到很多SEN小孩現實中的身影:「可以是自閉症、可以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、可以是發展遲緩,不必專屬一個類別。至於片中師生們的觀感也很真實。」

然而,來自SEN小朋友的心底話,在現實中卻不容易聽得見。短片借小主角的作文來交待:如果我有一位好朋友,希望他會跟我聊天,在我做錯事時替我向老師解釋。

黃俊傑說,SEN小朋友一樣需要朋友,只是不擅表達,交友方式常常沒帶來好結果,「這也造成很多大人的盲點,覺得這些孩子『曳』、不守規則,失去了解他們的動機,也無法引領別的孩子去認識他們。其實他們每個行為背後都有話想說,只是說不好。」大人要停一停想一想,不誤讀為惡意,不認定為攪破壞,事情才有轉機。

然而,怎樣引領其他孩子認識SEN的特殊需要?日常生活裡又怎樣處理SEN這標籤?

小文的作文描述了他心目中的好朋友:「在我做錯事情的時候替我跟老師解釋。」 小文的作文描述了他心目中的好朋友:「在我做錯事情的時候替我跟老師解釋。」

「雖然SEN孩子跟其他人有不同,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譬如都想認識朋友,都想放小息買零食。過度強調某些孩子的不同,也不是好事。」黃俊傑道:「從另一方面看,人不是都能用標籤來分類的,有些標籤還可能成為孩子間開玩笑的材料。所以,除了引領同學認識個別孩子的特殊需要外,我們也該強調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、人人有不同需要,從而淡化標籤效應。」

無奈的是,本港的教育制度對個人行為的要求,着實為難了SEN孩子。「我們很強調集體,很着重守規,希望每個人都達到相同標準,卻很少尊重或欣賞差異,從另一個角度去接納SEN孩子。」他說,每個制度都有自己的一把尺,但香港那把無疑太窄了,必須拓得更闊更多元,才能讓孩子發掘出更多人生的可能。

老師懷裡的一箱彩紙,助孩子對SEN同學換了看法。 老師懷裡的一箱彩紙,助孩子對SEN同學換了看法。

回到「另眼相看」那短片。影班相期間,小文不安份地亂拋紙屑,班老師的擔心終於出現了,但她心生一計她跑到教員室掏出一堆彩紙,回來讓孩子每人抓一把一起拋高,拍下最繽紛的班照。不論是SEN還是非SEN,孩子們都笑得樂呵呵。彩紙沒有魔法,魔法來自我們自己開闊了想像,轉換了看法。

前提是別只顧着冷眼相看。

撰文:蘇美智

前期文章

聯絡我們

cy@hkcss.org.hk